顯示包含「跌倒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跌倒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15年3月25日星期三

全城熱話: 你健康嗎? 增平衡力防跌倒



你健康嗎2: 增平衡力防跌倒


在《你健康嗎》的節目裏,出現一個平衡小測試,兩位嘉賓站在軟墊上十數秒,雖未至跌下,但亦腳震震,有點驚心。

觀眾看來或感奇怪,一張小軟墊吧,站在其上,有何困難?

其實這不是普通軟墊, 這是一個充滿空氣的浮力軟墊,分別有三種顏色─綠色、藍色及黑色,顏色順序的浮力愈高,站在其上要平衡自已便愈難。

平衡力對於許多人來說都非常重要,尤其是長者、下肢活動困難患者、骨質疏鬆人士或中風者等。因為平衡差人士,一般步行會出現困難,做運動機會便愈少,惡性循環下,平衡力每況愈下,跌倒機會大增。而跌倒,亦是骨折入院的主要成因。
 
入院的骨折患者一般死亡率較高,據統計,髖骨骨折第一年內死亡率便高達15~22%

因此,外國醫學界極重視平衡力的評估及鍛練,這獨特設計的浮力軟墊,便是其中的有效治療工具之一。


德國骨科專家及物理治療師便發表研究指出,用這浮力軟墊做平衡訓練,每周做三至四次,每次二十分鐘,已可有效強化平衡力,減跌倒風險
 
如平衡力差的長者,可在護理人員或家人的陪同下,初時可選擇最容易的綠色軟墊, 可嘗試雙腳踏在兩塊平衡軟墊上(見圖),然後閉眼保持平衡;如成功做到,才逐漸增加難度,一腳提起,然後閉眼保持平衡。如有困難, 前面可放上穩陣的椅子借力, 若任何疑問,請諮詢您的治療師。
    .

參考資料:

產品資料:

2014年11月21日星期五

長者跌傷治療 年耗20億

Photo: 長者跌傷治療 年耗20億

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自○七年起在沙田區設立十一間防跌診所,為完成治療出院的長者,提供轉介及物理治療康復服務,至今服務超過二千六百人。該學系講座教授梁國穗指出,每名長者因骨折跌倒入院,至康復投入社區,所需醫療開支為十、廿萬元,由於手術創傷及骨折會令骨質流失,他們一年內再次跌倒的機會是百分之五至十。

盼增設社區防跌診所
總結過去十年的防跌工作及經驗,中大認為骨折入院病人可透過復康計劃,能顯著改善行動能力及平衡能力,亦可減少再跌倒風險。而醫管局2008年接獲三萬二千多名長者因跌倒受傷要送院治理,當中近九成屬骨折,用於醫療開支達二十億元。梁指出,康復服務可改善病人生活質素,亦可減少他們再跌倒的風險,期望政府增加資源,增設社區防跌診所及中心。

10分鐘站立復康運動 - 「震震機」
七十歲的羅婆婆因年紀大、平衡力不好,以致多次跌倒,手腳曾三次骨折,「兩個月跌一次,行路行得快都跌」。自從她使用俗稱 「震震機治療」的垂直聲波震動訓練儀後,已再沒有跌倒。

市面上的俗稱「震震機」的垂直聲波震動訓練儀,採用專利電磁技術和音響喇叭原理,能產生4-50Hz的垂直聲波震動,刺激全身肌肉及細胞運動,針對肢體無力及行動不便人士復康運動而設,例如長者或中風後病人,研究顯示,每天使用10分鐘,4週後平衡力得到明顯的改善,而且亦有助增強肌肉力量、改善身體協調,防止肌肉委縮,助患者盡快恢復自理及活動能力,「震震機」非入侵性治療,安全無副作用,特別適合中風或行動不便的長者。

產品資料:http://www.medimart.com.hk/index.php?route=product/product&filter_name=SONIX&product_id=550#.VGxPeMmzllY

媒體影片 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4oERsp_izw&list=UUuz4N7D929rual-YCNniSeA

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自○七年起在沙田區設立十一間防跌診所,為完成治療出院的長者,提供轉介及物理治療康復服務,至今服務超過二千六百人。該學系 講座教授梁國穗指出,每名長者因骨折跌倒入院,至康復投入社區,所需醫療開支為十、廿萬元,由於手術創傷及骨折會令骨質流失,他們一年內再次跌倒的機會是 百分之五至十。

盼增設社區防跌診所
總結過去十年的防跌工作及經驗,中大認為骨折入院病人可透過復康計劃,能顯著改善行動能力及平衡能力,亦可減少再跌倒風險。而醫管局2008年接獲三萬二千多名長者因跌倒受傷要送院治理,當中近九成屬骨折,用於醫療開支達二十億元。梁指出,康復服務可改善病人生活質素,亦可減少他們再跌倒的風險,期望政府增加資源,增設社區防跌診所及中心。

10分鐘站立復康運動 - 「震震機」
七十歲的羅婆婆因年紀大、平衡力不好,以致多次跌倒,手腳曾三次骨折,「兩個月跌一次,行路行得快都跌」。自從她使用俗稱 「震震機治療」的垂直聲波震動訓練儀後,已再沒有跌倒。

市面上的俗稱「震震機」的垂直聲波震動訓練儀,採用專利電磁技術和音響喇叭原理,能產生4-50Hz的垂直聲波震動,刺激全身肌肉及細胞運動,針對肢體無 力及行動不便人士復康運動而設,例如長者或中風後病人,研究顯示,每天使用10分鐘,4週後平衡力得到明顯的改善,而且亦有助增強肌肉力量、改善身體協 調,防止肌肉委縮,助患者盡快恢復自理及活動能力,「震震機」非入侵性治療,安全無副作用,特別適合中風或行動不便的長者。

產品資料:http://www.medimart.com.hk/index.php?route=product%2Fproduct&filter_name=SONIX&product_id=550#.VGxPeMmzllY

媒體影片 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4oERsp_izw&list=UUuz4N7D929rual-YCNniSeA

2014年4月1日星期二

雨天跌倒可大可小

雨天跌倒可大可小

春夏交接,不時霧霾香江,細雨霏霏,出外大家都要小心路滑。
前幾天一位女友便告訴我,她大嫂曾不小心滑倒街頭,一倒不起,送院後才知自己骨質疏鬆,一條小腿骨斷裂了,結果治療近一個月才能康復。

跌倒確可大可小,最常見的是扭傷足踝(即腳眼);或擦損膝蓋;嚴重時,可以傷及腰椎、手腕骨、髖關節(即大腿骨)等地方引致骨折。

中文大學過往便有研究指出,香港每年有三成長者試過跌倒,其中一成半因而骨折。

長者一旦骨折,康復期都較漫長,其中髖關節骨折的復原機會便最低。筆者身邊便有不少朋友或同事的父母,因跌倒引致髖關節骨折,長期卧床,智力及體力都出現退化,急轉直下,很快便失卻自理能力,一卧不起。

對骨質疏鬆人士或長者而言,雨天的防跌裝備確十分重要。中文大學便發現,穿不合適的鞋履,是長者跌倒的主因之一。

中文大學零九年因而研發了一對防跌鞋,加入了力學掁動刺激概念,除能減低骨質疏鬆風險,也可助長者腳踏實地,減跌倒機會。當中三大防跌功能至為重要:

1) 鞋底坑紋設計獨特,有效排水;接觸地面面積較大,穩定性高。
2) 外底密度結合振動力學原理,除可助減低骨質疏鬆外,亦可加強肌力及四肢協調,走路時用者有更佳足部著地的感覺。
3) 鞋底物料「啜」地能力高:經大學測試,鞋底於乾燥地面的磨擦系數為>1.1,於濕水地面則為>0.7,「啜」地能力強,穩定性高。

窗外又烏天昏地,滂沱大雨,若您或您的家人要在戶外活動,請記謹帶備雨傘之餘,最好亦能穿上有真正防滑功能的鞋履,減少跌倒受傷的風險。

參考資料:
http://www.medimart.com.hk/index.php?route=product%2Fproduct&path=0_75&product_id=321#.Uze4tPldWnY